職場上,如何消除世代代溝,讓員工工作更開心、有所成長?來自荷蘭的海尼根,是歐洲最大規模的啤酒釀造商。它不只擁有活潑的品牌文化,在組織創新及員工福利、專業培訓上亦有創新做法,值得企業參考。
啤酒大廠海尼根的反向導師計畫,促進青銀世代交流。
在許多傳統行業或企業中,大多是由資深員工做為指導者、將專業技術與經驗傳授給年輕一輩的從業員工。但近來許多國際大型企業開始導入「反向導師」(reverse mentoring)計畫,由年輕員工擔任「導師」,與資深員工搭配進行交流。
乍聽之下,這樣的制度似乎有些違反直覺,或是挑戰原有的企業組織架構。但事實上,它的確能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好處。
這些年輕員工所提供的知識可能包括更新的技術與專業,例如數位科技或社群媒體,或是更能貼近年輕世代的想法與觀念。對於企業端來說,這可能更有助於創造一種透明而有信任感的氛圍,也可以減少員工之間因世代差距而產生的代溝,讓彼此更能不受限制地共享知識與觀點。
此外,當年輕員工被賦予了「導師」這樣的角色,可以幫助他們增進在這個階段較少有機會接觸的領導技能,資深員工則得以培養更具包容和彈性的心態。對於雙方來說,都得到了視野的拓展與創新。
反向導師計畫 打破職場傳統上下階層、開闢創新視野
來自荷蘭,也是全球最大規模的啤酒製造商之一海尼根(Heineken)從2021年4月就開始嘗試推行反向導師計劃,並且獲得良好的效果,成功拉近行銷高層與年輕消費者之間的距離。
作為一個需要時刻隨著消費者喜好調整策略的企業,在這個計畫中,海尼根的年輕員工提供有關新興消費趨勢、社交媒體偏好和生活風格選擇的見解,幫助資深行銷員工制定更符合年輕世代喜好的策略。有86%的高級主管表示,他們希望與年輕員工有更多接觸,並且不斷向他們學習。
反向導師計畫在實務上如何執行?職場指導平台「together platform」建議,可依照以下的步驟,根據企業的需求客製化擬訂計畫:
- 定義目標:企業希望實現什麼目標?想做出什麼樣的改變?明確定義此計畫的目標,並建立可衡量的標準來評估計劃的有效性。
- 擬定細節:確定目標之後,確定該計畫如何運作的細節。例如:誰會參加?指導將持續多長時間?參與者需要做哪些準備?如何掌控計畫進度?
- 吸引參與者:一旦確定了細節,就可以開始招募員工參與計劃。理想的「導師」應該是願意與他人分享專業知識的員工,而受指導者則應該是有興趣向他人學習者。為了吸引員工參與計畫,也不妨可以適度提供帶薪休假等獎勵作為誘因。
- 配對:反向指導計劃的關鍵之一,是決定如何對參與者進行配對。導師必須要能夠給予受指導者所希望獲得的知識,或是可獲得改進的工作領域,個性或興趣相符也可能是配對的參考條件。
- 啟動計畫並持續追蹤:完成上述準備步驟後,就可以正式啟動計畫了。在計畫進行當中,要持續追蹤進度,並且在計畫結束後透過訪談、焦點小組等活動來幫助檢視是否達成了當初所設定的計畫目標。
除了海尼根之外,其他知名國際企業包括通用電氣(General Electric)、安侯建業(KPMG)以及勤業眾信( Deloitte )等企業,也都採用了反向導師計畫,並獲得了良好的回饋效果。
如何鼓勵員工參與反向導師計畫?《哈佛商業評論》指出,反向導師計畫有助於年輕世代的員工了解公司文化、公司決策透明化,也會提高年輕世代的留任率。
想提高此計畫成功的機率,有幾個要訣,包括:
- 多元化配對:導師和導生的部門、技能、甚至性格,最好不要太過相似,才能從彼此身上學習。例如,內向導師和外向導生的組合,所發揮的效果會比兩個內向者更佳。
- 放下恐懼,但小心拿捏界線:進行反向導師計畫時,讓導生(通常是高階主管)保留選擇導師的權利。大多數資深主管對這樣的計畫遲疑,往往是因為他們害怕在年輕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不足。計劃主事者應該讓主管們知道,適度的自我揭露有助於強化同事之間的連結。但在配對導師和導生時,也要小心避免利益衝突、越級監督等問題。
- 重視承諾:資深主管多半忙碌,但若希望反向導師計畫確實發揮其效用,就必須展現出自己對此事的重視——如果約好的幾次會議都被取消或延後,年輕的導師很快就會對此事失去熱情。此外,參與者分享自己從反向導師計畫中學習到的經驗,也有助於進一步發揮此計畫的效益。
台灣海尼根公共事務總監郭琬蘋在受訪時表示,台灣海尼根公司目前沒有50歲以上的員工,也未實施反向導師計畫。不過,公司一向對於內部員工的各種專業技能分享及交流持開放態度,「熟悉數位科技操作的員工可以在這方面提供資深主管建議、反過來說資深員工也可以就他的專長給予經驗傳承。」
重視員工身心健康 讓工作生活取得平衡
作為一家在全球擁有超過8萬名員工的大型跨國企業,海尼根也在2021年制定了一項員工福祉計畫,用意在於找出員工感到工作與生活缺乏平衡的原因,並由專業團隊負責解決這些所遭遇的問題。
這項計畫更在全國80多個國家舉辦超過1000場的研討會,尋找更理想的工作方式,以支持員工的專業技能、社交活動與健康。
海尼根全球人力資源長約蘭達·塔拉莫(Yolanda Talamo)表示,「雖然工作與生活失衡是全世界都存在的一個問題,但我們希望員工可以幫助我們擬定確切可行的解決方案,並考慮到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。最終讓每個人都可以在工作和個人時間之間取得更多平衡。」
由於經營觸角遍及全球,海尼根也十分重視員工的身心健康,在部分基礎醫療設施可能不足的新興開發中國家或區域,海尼根甚至建立了員工專屬的診所,聘請全職醫師和護理師提供必需的醫療保健服務。
海尼根充滿創意與靈活的企業文化,讓這個成立超過百年的老牌啤酒,依然展現十足活力。
合理彈性工時、進修制度 支持個人生活與成就
不只透過研究團隊讓員工在工作之餘保持理想的私人生活品質,荷蘭的海尼根公司也建立彈性工時制度平台「聰明工作平台」,中高齡及高齡員工可以根據個人行程,靈活安排排班時間,確保足夠的收入。
企管理論中,有一個「70-20-10」的概念:人們所學到的知識中大約70%來自工作經驗和實踐,20%來自參與、連結和對話,10%通過有系統的學習和培訓。在2022年,海尼根的全球員工總共接受了超過74萬小時的正式教育訓練,支出為3100萬歐元。
在私人生涯安排方面,海尼根提供員工「HEI-LIFE」彈性福利制度,像是家庭照顧、健康照護、教育學習,每個員工都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做選擇安排。例如有員工想要成為一名瑜珈老師,在公司資源支援下,順利利用假日學習完成目標,還能跟其他同事分享。
海尼根曾在提供給內部員工的工作守則上提到,海尼根的3大價值觀包括:熱愛品質、享受生活、尊重人和地球。在營造一個可以給予員工盡情發揮與成長的職場環境之餘,也鼓勵員工擁有對生活的熱情與展望,或許就是留住優秀人才的關鍵所在。
重點筆記:
以「反向導師」計畫創造青銀共融職場,有助於讓資淺員工深入了解公司文化、降低年輕世代員工的流動率,也能讓資深員工藉由對話,學習新技能、新趨勢,雙方共同成長。